tumblr_mc97pkqUhr1rjx6v9o1_500  

般若攝頌釋 第九課

思考題

1.對般若空性,什麼樣的人不會產生畏懼與懷疑,而什麼樣的人會產生怖畏、排斥等噁心?這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2.請從名言和勝義兩個方面說明明智菩薩應如何行持般若波羅蜜多,也談一談怎樣才能做到以不修學諸法之方式而修學。

3.請從離一體異體和無邊兩個方面談談有境般若,也談一談我們應以什麼樣的方式來現前它。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下面我們繼續宣講《般若攝頌》。

聽受《般若攝頌》 的時候,跟聽其他大乘佛法一樣,應以如理如法的方式來諦聽,尤其聽受的過程中一定要有歡喜心。(當然,不僅是聽般若,聽任何法都要有歡喜心。)為什麼要有 歡喜心呢?因為這樣殊勝的空性法門,對我們來講非常難得。的確,這並不是口頭上說說而已。對每一個人來講,雖然來到這個世間都會遇到種種開心的對境,但在 所接受的對境中,聽受大乘空性法門是最有福報的事。所以,不管是在家人還是出家人,大家千萬不要認為聽課是一種壓力或束縛,而應以歡喜之心來諦聽。

我們這裏很多道友 聽法的意樂非常強,他們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而是好幾年中一直堅持聽法。當然,短時間之內誰都會有新鮮感,但時間久了,相續中沒有豐厚的善根就很難堅 持下來。而對個別剛開始聽受這樣殊勝法門的初學者來講,可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會經常遇到一些不能理解或不能接受的問題,甚至還會產生種種分別念。但大家一定 要儘量對治自己的不良心態,要想到這是諸佛菩薩、高僧大德給我們留下來的非常甚深、珍貴的智慧結晶,還要想到在短暫的人生中,在這樣五濁興盛的惡世,我們 能聽聞如此勝妙之法確實稀有難得,從而以極為歡喜之情來聽受。

癸二、所學修之處:

四種行者不畏彼,知諦佛子不退轉,

羅漢除垢斷懷疑,四善知識所攝持。

在直接或間接宣講 了非常甚深的世俗和勝義的真理後,有人會問:以上所說的甚深之義,什麼樣的人才能對它生起恭敬之心,而不會生恐怖或捨棄之想?大家也清楚,在茫茫人海中, 許多人對三皈五戒等簡單佛理也不能接受,那更何況說如是甚深的闡述大乘空性之理的《般若攝頌》呢?所以很多人會產生疑問:對上面所講如此甚深之法,到底哪 些人能欣然接受,而哪些人會不悅、排斥?

有四種行者對前面所講的道理不但不會產生恐怖、捨棄之心,而且還會在實際行動中不斷修持。第一是“知諦佛子”,即通達一切甚深真理的佛子。當然佛子裏面,見到真實諦的一地菩薩以上的聖者也有,還有發了大乘菩提心的、對大乘空性法門生起勝解信的修行者,他們以現量或比量的方式見到萬法實相的緣故,就不可能生邪見或畏懼之心。第二是“不退轉”:大多數經論中講最究竟的不退轉者是八地以上的大菩薩,有些經論則講加行位和一地以上的菩薩也有一些不退轉的相,所以他們對空性法門絕對不可能生邪見或畏懼之心,也可以說他們對上面所講的道理不會生退轉之心。第三是“羅漢”: 大家也清楚,阿羅漢完全通達了人無我的空性,所以對空性法門就不會產生恐怖之心。在小乘裏面,雖然極個別凡夫經常對大乘空性法門不滿或排斥,但阿羅漢接受 不了空性法門而捨棄的現象卻是沒有的。因為以上三者遣除、滅盡了相續中相應垢染的緣故,對名言中如夢如幻、勝義中遠離四邊八戲的甚深法理就能斷除懷疑,也 不會產生畏懼之心。第四是“善知識所攝持”:雖然他們完全是凡夫初學者,但因以前承事過眾多如來,所以即生中就有緣被具有悲心、智慧的大乘善知識所攝持,從而對空性法門產生信心,且不會輕易放棄。

除了以上四種補特伽羅之外,其餘人就很難接受空性法門。《中觀四百論》雲:“愚聞空法名,皆生大怖畏。”意 思是說,愚者聽到空性法的名稱也會生起大的怖畏。《大般若經》中也說:在外道、懈怠懶惰者、求名利者、嫉妒心強者,以及將大乘佛法當作買賣的商品者等非法 器前,不能傳授大乘空性法門;因為即使給他們傳授也不可能得到真實的利益。《地藏十輪經》中也說:如果把般若空性等大乘佛法,傳給一些執無因見或斷滅論 者,那時間再長他們也不可能理解(1)。

的確,沒有一定的 根機,則很難接受空性法。在佛教歷史上,許多根機沒有成熟的人在聽聞空性法門後,都顯現出眾多不能接受的相:有些捂著耳朵而跑,有些吐血而亡,有些遠離大 乘善知識,有些當下譭謗,有種種現象。在當今時代,因果不虛、輪回痛苦等簡單法理很多人都能接受,而在宣講大乘空性法要時,很多人都覺得:一切萬物都不存 在的話,那我們怎麼生存呢?等等,產生種種非理分別念。

所以在宣講空性時,一定要觀察弟子的根機,實在說每一個人不一定都有緣分接受大乘空性。在座的道友當中,有些聽到大乘空性法就非常害怕,心裏面也不舒服,始終有憂鬱、痛苦之感。而有些在聽聞之後,則生起無比的歡喜心,就像《入中論》所說那樣:“若異生位聞空性,內心數數發歡喜,由喜引生淚流注,周身毛孔自動豎。”若 誰在聽到空性法門後,生起這樣的歡喜或激動,雖然他還是凡夫人,那也是空性法門的當機者。的確很多人前世有緣,在聽到空性後身心異常舒服,內心也生起不可 思議的歡喜和難以言表的境界。當然,也有一些人剛開始不能接受,但通過善知識的教誨和自己不斷修學大乘佛法,自己也逐漸對大乘空性法門產生了信心。

但不管怎麼樣,我 們應該這樣想:在這個世界上,空性法門乃息滅眾生相續中暫時、究竟痛苦的唯一甘露妙藥,只不過很多眾生的根機特別差,暫時還不能接受;但願有朝一日,自他 一切眾生的相續中,都能生起大空性和大悲心雙運的不可思議境界。對每位修行者來講,這樣的發願都極為重要。

癸三(修學者修學方式)分二:一、以不修學劣果方式而修學;二、以不修學諸法之方式而修學。

子一、以不修學劣果方式而修學:

明智菩薩如是行,不學羅漢緣覺地,

為一切智學佛法,一無所學即為學。

雖然勝義中一切都 是空的,並沒什麼可學的,但在世俗中該學的要學、不該學的不能學,所以大家千萬不能因為勝義中一切都空,而在世俗中什麼都不取捨。作為明智菩薩的大乘佛 子,他完全通達暫時三乘各不相違,也即各自行持的道是不同的,而究竟三乘皆歸為一乘,就像《入中論》等論典所說那樣(2)。所以在行持的過程中,他最究竟的目標就是獲證一味一體、平等空性的法界。但勝義中一切空性的法和名言中假立的法並不相違,所以在建立世俗名言時,他就清楚該學的是哪些、不該學的是哪些。

首先他瞭解,追求 的目標不能是阿羅漢果位元。因為阿羅漢只是斷除自相續的煩惱而獲得寂滅,這樣就不能度化眾生,也不能獲得究竟解脫。同樣,緣覺也是自己希求寂滅,因此也不 能去追求,即不能去學。那應怎麼辦呢?要為了天邊無際的一切眾生暫時離開一切身心之苦,究竟獲得如來正等覺的果位而修學,也就是說為了獲證一切智而修學佛 陀在因地時所修學的道理。

大家也清楚,佛陀在因地就是為了利益眾生而修學,所以在果地時就能不被世法所染而廣利有情。《涅槃經》雲:“佛不染世法,如蓮花處水,善斷有頂種,永度生死流。”意思是說,佛陀永遠不會被各種世法所染,就像蓮花處於水中一樣,他完全善斷一切有頂的種子,永遠度脫生死或輪回之流。所以,我們可以這樣概括佛陀的精神:不被世間所染,而利益無邊無際的眾生。對世間學者來講,這就非常困難,他們會認為: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啊?

所以,在世俗中該怎麼學、不該怎麼學,大家一定要分清楚。千萬不能一概而論:一切都是空性的緣故什麼都不需要。而這裏也強調,修學大乘佛法——般 若波羅蜜多的人不能捨棄眾生。但我總覺得,很多大乘佛教徒自私自利的心都很強,雖然他們口口聲聲都說利益他眾,但真正落到自己頭上時,很多都把自己放在主 要的位置。所以我認為,作為佛教徒,尤其是自稱為大乘佛教徒者,若心理素質沒有得以提升,那在這個世間中,不要說自己獲得成就,恐怕連外道的境界都趕不 上。現在很多佛教徒利他心都很弱,不說究竟度化眾生、讓他們離開生死輪回,就是遇到非常窮苦或生病沒人照顧的可憐人時,往往都不願提供幫助。而基督教徒卻 能在實際行動中去做,這樣很多人都加入了基督教,在各大城市中這樣的例子非常多。

以前,我很想通過 講《入菩薩行論》讓很多人的心有所改變,當然小部分還是比較不錯,但大多數人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內心真正生起利他的心卻相當困難。所以我也看有沒有辦法, 想在各個城市建立智悲愛心小組。當然,並非所有人都能發這種悲心,但一部分人應該可以。對大乘行人來講,我們還是應為身邊的苦惱眾生做一點事情,不能一年 三百六十天全都為了自己。但很多人一說他人的事情就找許多理由:我的上師不同意、我特別忙、我的身體不好、我家裏走不開,而一說自己的事情,旅遊、玩耍、 陪人的時間都有。這無疑成為大乘佛子的慚愧之處,所以大家皆應經常反省自己。的確,雖然我們從早到晚都在說為了天邊無際的一切眾生發菩提心,甚至這樣已經 說了幾十年,嘴皮都磨薄了;但實際行動中,真正讓自己的手為眾生做事,自己的腳為眾生走路,卻不太願意。所以,當我們真正觀察自己的過程中,就不難發現很 多不如法的行為。

雖然這裏講了,不能學阿羅漢和緣覺,但阿羅漢和緣覺的層次非常高,他們完全斷除了相續中的人我,只不過利他的心並沒完全發揮出來而已。實際上,他們根本不像凡夫人那樣,從早到晚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自己,什麼事情都想到我的名聲、我的利益、我的身體、我的快樂……當然,這裏是從更嚴格的角度要求,所以說不能學阿羅漢和緣覺,而應隨學大乘佛子。

雖然在名言中應為了利益眾生而學,但在勝義中這些全都不存在,而這樣的一無所學才是真正修學真實之道。所以大家皆應清楚,在抉擇勝義見解時,不管是好的念頭,還是不好的念頭,這些全都要斷除。如果沒有斷除,還有一個執著的東西,就不合理。禪宗也是這樣的,雖然神秀認為“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但六袓卻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來否認這種身心存在的觀點,且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宣說了萬法的本來實相。在敦煌本中相關內容有兩偈,其中之一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台,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漢地有些法師和學術界的人,對此處六祖所講的兩個偈頌爭論非常大。但我覺得“本來無一物”是指真正有執著的戲論法本來就不存在,也即從空性的角度來講的;而“佛性常清淨”則在空無一物的基礎上引出了常恒的佛性,這是從光明的角度來講的。所以它們不但不相違,而且還可互相圓融。

在宋代有一位龍黃 禪師,他破六祖的觀點說:既然本來無一物,那為什麼還要接受衣缽?六祖肯定瞭解勝義中並沒有衣缽的承認,而名言中接受衣缽也未嘗不可。包括龍猛菩薩等印度 大成就者,雖然他們在抉擇勝義空性時一無承認,但在名言諦中,他們也示現神通、依止上師、廣造論典等。所以這不會有任何過失,也不會有任何矛盾。當然,若 不會分析或不能分析,就很難理解;因為明明沒有一個東西,但你卻接受了真正的傳承。

子二、以不修學諸法之方式而修學:

色增減取故非學,非執種種諸法學,

學亦緣取一切智,定生此即喜德學。

對從來沒有聽過中觀等空性法門的人來講,他們會覺得本經所講的很多道理都互相矛盾。不說《般若攝頌》,就是《心經》,其矛盾也比較多:明明有眼睛等,為什麼說無眼耳鼻舌……《金剛經》也同樣,不學即是學,不見即是見,這也很矛盾。但是,真正懂得空性法門的人,也即真正對空性法門有所聞思,或心中對光明、空性有一定境界的人,就能瞭若指掌,不會有任何懷疑。

“色增減取故非學”: 色等所攝不清淨的輪回法,如年齡和色身等,以及佛陀十八不共法等清淨法,它們有增有減,且是根識緣取的對境之故,這叫非學。大家也清楚,真正從本體觀察 時,一切法本來清淨,原本就是空性,不可能有任何相狀存在。也即在勝義中,一切萬法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來不去、不常不斷,遠離一切邊戲。所以,有緣 取、增減的執著,就不是真正菩薩的修學。

而真正通達真實義的行者或菩薩,自然就能具足三法:第一是“非執種種諸法學”,也就是不學而學。因為在抉擇勝義見解時,一切萬法無取無作、了不可得,就是所謂的能聽所聽也不成立,全都處於等性的狀態當中;所以實際中就沒有真實的學,而所謂的學也只不過是言詞上的假立。可見,無緣而學正是菩薩的境界。當然,這也是從真實性的角度來講菩薩的行持。

第二是“學亦緣取一切智”。從名言或顯現的角度來講,從發心到最後成就之間的修學都有,而這樣修學的目的也是為了獲得一切智的究竟智慧。但部分人聽課的目的就是為了發財,甚至有人還認為學中觀不如學黃財神,因為黃財神修得好能發財。那天一個人一直在念黃財神咒:嗡匝靶拉雜聯紮雅娑哈。他問我:“我現在已經念了一萬遍,念到兩萬遍時能不能發財?”很 明顯,他的修學目的並不是為了獲得一切智,而是為了獲得財富,這就不太好。其實要擁有財富,必須自己要有福報,若沒有福報,黃財神也不可能以非正當的方式 在別的地方搶一些東西來給你。以前有一個修單堅護法的人,因為他的福報淺薄,護法神也只能在他碗裏扔一塊油脂,除此之外也沒辦法。所以大家皆應積累福報, 這非常重要。

第三是“定生”,也即要獲得一切智,就必須智慧和方便雙運。也就是說,既要積累福德資糧、又要修學般若空性,以這樣的方法或途徑就能達到自己的修學目的。

“此即喜德學”:若具足以上三種法,即勝義中一切不執著,世俗中希求佛果,而且以智慧方便雙運的途徑來獲得,那這就是喜愛大乘功德的菩薩們的修學方式。所以大家皆應了知,不但勝義中不能有戲論,而且世俗中對道等也不能懷疑。《華嚴經》雲:“於法無疑惑,永絕諸戲論,不生分別心,是念佛菩提。”意思是說,在名言中對法的懷疑、邪見和增益都沒有,而勝義中遠離一切有實無實的戲論,或各種能取所取的分別心,這樣的境界誰相續中具足,他就在隨念佛和菩提。

現在,大家依上師 三寶或諸佛菩薩的加持,對中觀法門都有一些瞭解。既然如此,那對名言中念經等善行就千萬不能忘,而勝義中也應了達一切全是離戲的空性。現在很多人太過分, 要麼安住在單空中什麼都不管,要麼對空性法門一點都不重視,其實這兩者都是極端。而我們依靠上師的恩德,即生中既不墮入有邊、也不墮入無邊,或者說既不墮 入世俗的邊、也不墮入勝義的邊,那這樣的修學方式自然就是諸佛菩薩所歡喜之道。

當然,沒有傳承上 師的引導,對以上道理就很難產生定解。因為一會說不能有戲論,一會說要有歡喜心,而且還要希求佛果,表面上看來這似乎很矛盾。對邪見分別比較重的人來講, 可能他們心中還會產生諸多邪分別念,會認為這到底在說什麼啊?但是,若我們有上師的竅訣,自己不但會產生新的境界,而且這樣的境界也願與更多有緣眾生分 享。

大家也清楚,聞思 修行多年的修行人在攝受弟子或與眾生結緣等方面都與眾不同。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們自私自利的心已經斷了、利益眾生的心又特別強,而勝義中了不可得的 境界也已獲得。對這幾個關鍵的要點都瞭若指掌的緣故,他們度化眾生就很方便,所以在弘揚佛法的過程中,這些大德就不會到處都遇到挫折和障礙。如果自私自利 的心特別強,可能就寸步難行,到哪里去都會碰鼻子,不可能很順利。但若沒有自私自利的心,而利他心又特別強,那不管去哪兒都能受到別人的歡迎。可能大家也 知道,上師如意寶的傳承弟子就是因為長期受這方面教育的原因,所以即便是普通的居士或出家人,當他們到城市或去其他寺院時,就能對周圍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當然我們也祈願,他們皆能永遠散發利他的光芒,同時內心的境界也越來越增上。

辛二、(認清修學之有境般若)分四:一、宣說離一體異體;二、宣說無邊;三、宣說不可思議;四、宣說原本清淨。

壬一、宣說離一體異體:

色非智慧色無智,識想受行皆非智,

此等中亦無有智,此同虛空無異體。

若有人問:了知一 切萬法的智慧波羅蜜多到底是什麼樣呢?我們可以這樣回答:真正以智慧來觀察時,色法不是智慧波羅蜜多。為什麼呢?如果色法是般若波羅蜜多,那它們就應該像 火和火的熱性一樣無二無別,但色法跟智慧一體的現象並不存在,所以色非智慧。反過來說,智慧在色法中是不是以異體的方式來存在呢?也即就像桌子上的花朵一 樣,它們以能依所依的方式來存在。若是這樣,那除了智慧以外的色法,或除了色法以外的智慧都應該能得到,但這也了不可得,因此他體也不成立。同樣的道理, 識蘊、想蘊、受蘊、行蘊四蘊也不是智慧波羅蜜多;若是一體,那有心識的眾生全都應是佛……但實際上 也不是這樣。而且,智慧波羅蜜多也不是以異體的方式安住在這四蘊上,也即就像樹上飛禽一樣存在;若是這樣,那就應該能得到,但根本得不到。所以大家皆應了 知,智慧跟五蘊並不是一體也不是他體,而一體他體之外又沒有其他存在方式,所以只能說般若波羅蜜多與虛空無別;那自然也不存在與虛空般的法界本性截然分開 的他體之法了。

另外,若智慧波羅蜜多跟五蘊一體,那凡夫俗子現見瓶、柱等時,也應該通達萬法的法性——智 慧波羅蜜多。如果是他體,那它就不是萬法的法性了。密宗《時輪金剛》也說:向瓶子倒水時,瓶中的虛空並不會因為水進來了它才不得不離開,因為虛空的本體本 來就不存在;同樣的道理,身體跟如來藏的關係也像水和虛空之間的關係一樣,也即以不可思議的方式存在。《解深密經》之所以說,勝義諦和世俗諦一體異體各有 四種過失,其原因也在這裏。

對一般的凡夫人來講,要理解般若波羅蜜多與五蘊非一非異的存在方式,或如虛空般不可言說的本體,可能也很困難。《華嚴經》雲:“一一心念中,普觀一切法,安住真如地,了達諸法海。”意思是說,在一一心念中可以普觀一切法,而且這也是安住在真如的境界中了達如海般的諸法的。這樣的境界凡夫人不可能擁有,不要說普觀一切法,就是觀一個法,有時候也很難安住。比如觀無常,剛開始還可以,過一會心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昨天一個和尚對我說:“我對無常很有信心,但是怎麼觀也很難生起來。現在年齡也不小了,不過再觀十年二十年,無常的境界應該能生起來,我有信心也有把握。”般若法門也一樣,雖然很難,我們也應鍥而不捨地觀修。不過《般若經》雲:對般若波羅蜜多,不應於色法中尋覓,也不應於色法外尋覓,彼等法法相唯一,因為無有所緣、亦無相狀之故。當然,若我們能從心的本體,或萬法的真實性來理解它,理解起來就比較方便。

壬二、宣說無邊:

所緣自性無有邊,有情自性亦無邊,

虛空界性亦無邊,世間解智亦無邊。

本頌講般若波羅蜜多無邊無際。為什麼是無邊無際呢?這可從四個方面來理解:第一是“所緣自性無有邊”,所謂“所緣”則指所取的色聲香味等外境,它們的自性是無邊無際的。大家清楚,比如瓶子,它由多少微塵組成,這根本無法找到邊際,所以所取對境的自性無邊無際。第二是“有情自性亦無邊”, 也即能衡量的心識或有情的自性無邊無際。其實,真正能通達眾生的心識也有一定的困難。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眾生的心態、煩惱、根機都不盡相同,即或是人,其 愛好和執著也完全不相同。比如一盤菜有十個人吃,五個人說好吃,五個人說不好吃,那做飯的人就很痛苦。由此我們也可了知有情的自性無邊無際。第三是“虛空界性亦無邊”,即堪當對境和有境比喻的虛空,其自性也是無邊無際的。因為虛空是無為法,所以它的邊際誰也找不到。第四是“世間解智亦無邊”,即能通達對境、有境及其比喻的世間解智——大遍知怙主佛陀的智慧也是無有邊際的。關於這一點,《般若經》雲:“般若波羅蜜多廣大、無量、無邊……”

所以大家皆應清 楚,佛陀能以無邊的方式了知一切萬法的勝義本體,而且他還能以比喻讓眾生也了知。當然,一切萬法的世俗本體以比喻來說明,這也未嘗不可。其實在佛教中,不 管是有聖者的境界,還是有聞思所得勝解信的境界,誰擁有誰就能了知:佛教的道理雖然說法不盡相同,但都各有理由。但是,若對以上道理不懂,就很難生起信 心。所以我們應該了知,所緣、有情、虛空界、世間解智皆無有邊。但大家也不要執著有一個無邊存在,雖然名言中不得不這樣講,但真正用智慧來觀察時,所謂的 無邊也是沒有的。

一般來講,在名言中也應以破除邊戲的比喻來了達萬法的實相,在這方面禪宗自有它的獨到之處。比如說寒山大師,禪宗的思想在他作的許許多多悟道歌中就有充分體現,當然這些悟道歌也充分展現了般若的思想。記得他這樣說過一偈禪語:“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意思是說,我的心就像秋天的月亮一樣皎潔,也像碧潭一樣清澈,而它的本體與水中的月影一樣,並非真實存在。接著又說:“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意 思是說,雖然前面用秋月、碧潭、水月作了比喻,但真正心的本體並無法用月亮、虛空、白雪、白雲等來比喻,因為它並非堪忍之法,而是諸法的法性,所以這又教 我如何說呢?也就是說,蒼白無力的語言根本無法觸及它,唯有以心體取。同樣,我們平時所說的離戲、空性等也只是一種語言,大家切不可執著。可能,這也是禪 宗標榜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的原因所在。當然,大家也可將這樣的偈子當作破除邊戲、認識心性的竅訣,若誰能將般若與禪宗結合起來,很多道理自然就能領悟。

當然,我們也不能 僅僅在文字上求解,而應以實修實證來現證甚深的般若空性。比如,首先將自己的家打掃乾淨,然後泡一杯咖啡坐在窗邊,繼而一邊欣賞外面的鮮花美景,一邊思維 般若的甚深道理;在這個過程中,很有可能境界就會出現。如果天天都忙忙碌碌,或經常這個人很壞、那個人很醜,或住的地方亂糟糟的:鞋子放在《金剛經》上, 帽子放在褲子下,那任何境界也不可能出現。可能,這也是相關禪宗書畫都透出清淨與簡樸的意境的原因所在。

所以,在春天的大 好時節中,大家也不要修很多房子,因為以前的禪宗大德很多只有一間房子。現代社會稍微有點條件的人,就在那個城市裏面有一棟房子,這個城市中有一套別墅, 雖然明知用不上,但仍要到處去建。其實人的內心世界非常重要,若稍微有一些境界,很多事情都能輕易面對;若沒有空性與悲心的境界,即使擁有整個世界也不可 能得到安樂。

所以大家皆應儘量 修學空性法門,同時也要好好祈禱上師三寶或諸佛菩薩垂念,以讓自相續的自私自利心及一切染汙之心儘快遣除,從而使光明心性豁然開朗、真正現前。我覺得達到 這一點也並不是很難,因為很多高僧大德在小的時候都是非常普通的人,但後來無論是對佛法的貢獻,還是自己的境界,都獲得了可喜的成就。前一段時間我遇到一 位大法師,他非常出名,當談起學校的事情時,他說:“小學生偷一點東西沒事,我小時候也偷過東西。”既然如此,只要我們能改正錯誤,那肯定有機會成就。從以前禪宗大德的公案和藏地高僧的傳記中也看得出來,很多在未出家之前或小的時候行為都非常可怕,但後來通過觀修佛菩薩的加持融入心間,自己的內心世界就出現了極稀奇的境界,最後也以成就之力普度一切有緣眾生。

好,講到這裏!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劄南潘協將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願度有海諸有情

(1)《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雲:“譬如有人癡狂心亂,為作音樂不能了知。

如是眾生于二乘法未曾修學,貪嗔癡等猛利,煩惱擾亂其心,執著無因及斷滅論。

根機未熟,為說大乘,雖經多時而不能解。”

(2)《入中論》雲:“離知真實義,餘無除眾垢;諸法真實義,無變異差別;

此證真實慧,亦非有別異;故佛為眾說,無等無別乘。”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般若經典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iano 的頭像
    piano

    日昇的部落格

    pia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