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三十七頌(11)—(20)圖登諾布仁波切
佛子行三十七頌(11) 大士道——依空悲雙運而修持,自輪涅二邊中解脫
無論是小士道怖畏三惡趣苦希求人天善果,或是中士道怖畏六道苦追求自己從輪迴中解脫,其心態、行為都是為了謀求個人的私欲。大士道則是把一切謀求自利的心態和行為都視為過患,心生厭離,完全不顧自己的利益,一心只想到令一切眾生遠離苦因及苦果,獲證遠離輪涅二邊最究竟的佛果,這就是大士道的發心。
一、 發殊勝菩提心
無始以來慈我者 諸母若苦我何樂
是故為度諸有情 發菩提心佛子行
頌詞中說:從無始以來到現在,一直以慈愛養育我,重視我勝過自己的生命,對我具有大恩的普天無際的如母眾生。這些如母有情恆時感受輪迴的痛苦,尤其是惡趣無邊難忍的痛苦。身為一個修行人,我們怎能坐視他們的痛苦於不顧,僅僅為了自己一個人的利益,而希求善趣的安樂,或希求聲聞、緣覺、阿羅漢果位的解脫。一切如母眾生都在痛苦中,只有我獨自一人獲得解脫,對我而言又有什麼值得高興的呢?不能令天下無量無邊如母的眾生離苦得樂,僅僅希求自身的安樂,將成為大士們恥笑的對象。所以為了普度天下所有的眾生,都能獲得正等覺佛果的緣故,過去諸佛菩薩如何為眾生發心,我也如是為眾生發起菩提心。這是佛子菩薩為普度眾生所應該實踐的。
菩提心是一切大乘佛法的基礎,無論是修大乘的顯宗或密宗,都必須修菩提心。阿底峽尊者曾說:大乘與小乘的主要差別,在於是否發了菩提心。大乘和小乘,在見解、行為、修法和果位上面,當然都有很多的不同,不過,最主要的差別就在於是否發起菩提心。
菩提心是辨別大乘法的首要條件,在《入行論》中也提到:「若生起一念菩提心,當下一剎那即成為一切如來的心子,為人天等的應供處。」以菩提心攝持的布施,即使是給傍生,比如拿一根骨頭餵流浪狗,也成為菩薩行;如果不以菩提心攝持,則即使拿出百萬千萬來救災,仍僅僅只是一般的布施,而不屬於菩薩行。
這個時代有很多人投身慈善事業作志工,如果是一個發了菩提心的人,則所做的一切都成為菩薩行;如果沒有菩提心的觀念,則所做的一切僅僅是助人的善行而已,談不上是菩薩行,其果報當然是善的,然而是有限的善果,如同巴蕉樹一般,其果實成熟一次就沒有了。但是為菩提心所攝持的善行,其果報則如同如意樹一般,無窮無盡。所以,我們一再強調:一切修行的重點,一定要放在菩提心的修法上。其他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都是一樣的,凡是以菩提心攝持的,都成為菩薩行。
什麼是菩提心呢?彌勒菩薩在《現觀莊嚴論》中提到:「發心乃為利他故,欲求正等覺菩提。」這就是菩提心的本體,其中包含了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以悲心緣有情,願一切眾生遠離苦因及苦果;第二個條件,以智慧緣正等覺菩提,願一切眾生證得圓滿佛果。若只想到『為利益一切眾生』,而沒有想到要把一切眾生安置於佛的果位,那就是一般相似的悲心;若只想到『要證得圓滿佛果』,而沒有想到『為利益一切眾生』,那就是一般相似的慈心。所以,這兩個條件都是不可或缺的。
佛子行三十七頌(12) 修兩種菩提心——(一)於禪定時修自他相換
諸苦源於欲自樂 諸佛利他心所生
由此自樂與他苦 如實交換佛子行
如同寂天菩薩所說,釋迦牟尼佛全心全意地利他,結果證得了圓滿的佛果;所有的凡夫俗子從無始以來一直忙著成辦自利,結果是無止盡地繼續流轉輪迴。所以,世出世間的一切快樂都源自利他菩提心的功德利益;而三界輪迴的一切痛苦統統歸結於成辦私利的心行。
頌詞中說:在這個六道輪迴中,大大小小的一切痛苦是從哪裡來的呢?無因無緣是不可能產生的,這種種痛苦的根源是什麼呢?就是從希求自身安樂的執著中產生的。不論是究竟的安樂——正等正覺佛的果位,或世出世間一切的安樂,都是從希求他人獲得安樂這樣一個利他的心所生。所以重視他人更勝過自己,愛護他人更超越自己,自己的一切善根、福德、安樂,都毫不吝惜地賜予眾生,而眾生心相續中的一切惡業、痛苦都由自己來代受。以這樣的方式將他人的痛苦與自身的安樂交換;或是把愛惜自己與輕視他人的想法交換。這就是佛子菩薩眾實際修持自他相換時,所應該如實修持的方法。
自私自利的心態導致——暫時佛子菩薩地的功德和究竟佛陀果位的功德無法在自己相續中生起,所以它才是真正的大魔頭。現在我們要把這個厲魔驅逐出境,怎麼趨逐呢?就是依靠:自他平等、自他相換、自輕他重的菩提心修法。
1) 自他平等
就是平等對待自己與他人。為什麼呢?因為,無始以來我們都是自他不平等的緣故,對我及我所(就是屬於我的,如:我的父母、家人、眷屬、東西等等)生起貪愛執著;而對他及他所(就是敵人所屬:他人的父母、家人、眷屬、東西等等)生起嗔恨。現在要把我及我所的執著捨棄;對他及他所的嗔恨捨棄。而這兩種心態的根本,都是源於欲求自利的心行。
如何消除欲求自利的心行呢?就是要生起這樣的想法:無邊無際的眾生都是我的母親,我是兒子,我們母子二人,有福同享,有苦同當。能夠生起這樣的想法,則只求自利的心態自然會消失。而在行為方面,任何時候,如果為了自己獲得安樂,努力精勤地去追求;同樣的,為了他人獲得安樂也要這樣努力精勤地去作。總而言之,要把三界一切有情都看作與自己沒有絲毫的差別。
2) 自他相換
自他相換與自他平等的差別在哪裡呢?巴珠仁波切曾說:「很多牧人在一起,但是他們只有一塊遮雨布的話,在修自他平等時,則自己和他人一起共用;而修自他相換時,則完全讓給他人,自己不享用。」也就是說: 任何的痛苦由自己一個人來承擔,任何的快樂和利益都讓給他人。如果能作到這一點,就是真正地在行持自他相換。
像這樣的自他相換菩提心,乃是一切佛法的精髓,諸佛讚嘆!諸佛歡喜!這樣的菩提心若能在心相續中生起一次,就能夠淨除無量劫所造的罪障,圓滿廣大的福慧資糧。
3) 自輕他重
真正的自輕他重,凡夫位的菩薩是作不到的。真實的自輕他重菩提心,一定要以證得見道的智慧而同時具有的。登地菩薩已斷除我執,到那時,就算別人用利刃砍他的身體時,也如同砍木頭、石頭一般,不生一絲嗔恨。對於登地菩薩而言,有人在他身體的右邊以利刃來切割,左邊以香水來塗抹,兩邊是平等無別的。
對一般凡夫而言,由於沒有證得見道的智慧,所以沒有能力真實進行自輕他重的修法。所以,我們一定要為達到這個目標精進學習、鍛鍊。首先我們在打坐時,一再地透過精神上的訓練、串習,然後才能進一步具體落實在行為上。
佛子行三十七頌(13) 無所獲轉為道用
修兩種菩提心——(二)後得時轉違緣為道用
1.無所獲轉為道用
誰以大欲劫我財 或令他奪一切財
己身受用三世善 仍迴向彼佛子行
在入座期間,我們透過四無量心、自他平等、自他相換、自輕他重等修法,令內心生起世俗菩提心;出座以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如何落實這些修法呢?這裡分為十個部分來談,首先是『無所獲(未得利養或遭受損害)』的時候該如何行持。
頌詞中說:任何一個眾生,由於貪婪熾盛的緣故,親手搶奪我的一切財產受用,或者唆使他人來劫奪我的一切財產受用。無論如何,我絕對不以嗔恨的態度來回報他的侵害;不僅如此,還要以一種利他的心態來對待他,把自己最愛護執著的這個身體、所有的財產受用以及三世所有的善根,全都迴向佈施給傷害我的敵人。這就是佛子菩薩將無所獲轉為道用所應該實踐的。
為什麼要這樣作呢?因為利養、恭敬是種種過失的根源。所以當我們獲得利養恭敬時,不應該感到歡喜;當有人障礙我們獲得利養恭敬,有人奪取我們的財物受用時,不應該生起嗔恨。因為,這些能夠令我們的心從利養、恭敬、財產的束縛中自然解脫。所以,這些違緣反而成為讓我們的心從利養、恭敬、財產的束縛中自然解脫的因素。釋尊在以往為忍辱仙人時,雖然被歌利王以利刃一刀一刀地切割,但他沒有生起一絲的嗔恨,成就了忍辱功德。什麼是忍辱?我們要了解:所謂的忍辱是,不論別人如何打罵、傷害、毀謗,我們內心立刻化解,不留一絲痕跡。忍辱和受氣要分清楚,受氣是強壓在心裡不發作而已,內心並沒有化解,悶在心裡的結果,最後成為恨。這不叫作忍辱而是受氣。這裡忍辱仙人是以歡喜、感恩的心來承受歌利王的傷害,所以本來他是賢劫千佛中的第五尊佛,以此忍辱功德圓滿的緣故,所以提前成為千佛中的第四尊佛。若從這個角度來看,表面上歌利王傷害了忍辱仙人,實際上這個傷害卻幫助忍辱仙人提前成佛。
總而言之,阿底峽尊者曾說:「當別人傷害你的時候,不要心生嗔恨,如果對傷害者生起嗔恨,則何時修忍辱。」忍辱的對境來了,這時候不修忍辱,那還要等到什麼時候修忍辱呢?
佛子行三十七頌(14)後得時轉違緣為道用——2.痛苦轉為道用
吾雖無有少過咎 他人竟來斷我頭
以悲心故彼諸罪 自身代受佛子行
轉違緣為道用的第二個修法是,面對『痛苦』的時候該如何行持。
頌詞中說:我對他不用說是傷害,即使是一點點的過失都沒有,但是他人卻無緣無故地跑來傷害我,甚至連我身體中最重要的頭都砍斷了,我也不會對他生起嗔恨。我不僅不以嗔恨的心態來打擊他,而且心裡想著:喔!他無緣無故地傷害我,造了很深重的罪業,必然會墮落惡趣承受難忍的痛苦。內心對他生起強烈的慈悲心,並且:願他的惡業及痛苦都遠離,以這樣一個慈悲心來令他的心相續中——因上的惡業,果上的痛苦都由我來承擔、代受。這就是佛子菩薩將痛苦轉為道用所應該實踐的。
修持甘受痛苦的忍辱時,既不貪愛安樂,也不畏懼痛苦,以這樣一個苦樂平等的方式來修持忍辱。要了知:安樂、痛苦都是如幻如夢的,都是一種假象,所以苦樂是平等的。我們這一世中,絕對會遇到種種傷害、痛苦,這是很平常的。這個時候,如果能夠透過痛苦轉為道用的菩提心的修法,則一切的病痛、違緣障礙,實際上都成為積累資糧及清淨罪障的善巧方便。如果不能運用這些修法,則痛苦僅僅是痛苦,除了傷害我們之外,其他沒有任何作用。
對一個凡夫而言,代受他人的惡業過失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我們仍要祈請諸佛菩薩加持,發願在未來能夠迅速作到。
喀拉巴尊者說:「現在的一切快樂及痛苦,都與前世的業有關。所以現在不應該選擇快樂而捨棄痛苦,應該把一切的快樂及痛苦都轉成為修道的助伴而實際修持。」所以對一個修持菩薩道的人來說,任何一個違緣障礙都如同寶藏一般。
佛子行三十七頌(15)後得時轉違緣為道用——3.惡名轉為道用
何者於吾生誹謗 雖廣宣揚遍三千
仍復吾以慈心故 讚彼德是佛子行
轉違緣為道用的第三個修法是,面對『惡名』的時候該如何行持。
頌詞中說:有些人在背後批評我、中傷我,造種種謠言來誹謗我,雖然大肆宣揚遍滿三千大千世界,我也不會以嗔恨的心態說一些粗惡語來反擊他。不僅如此,並且以『願他歡喜』這樣的悲心,到處宣揚讚美他的功德。這就是佛子菩薩將惡名轉為道用所應該實踐的。
有種說法:如果跟一個菩薩結上善緣則即身可以成佛;如果結上惡緣則輪迴也有結束的一天,因為這個菩薩一定會度我。即使我傷害一個菩薩,和他結一個惡緣,他也不會捨棄我,依然會救度我,這就是菩薩的精神。
若是從因果的角度來看,則《寶鬘論》中提到:「說惡語故,感得耳聞不悅意語。」如同論中所言,自己常常聽到不悅意的話,是因為過去生中常常說粗惡語的果報;同理,說離間語的果報感得後世他人的批評、中傷,如今果報已經成熟,所以不應該生氣。
阿底峽尊者說:「聽到不悅耳的話,要當作空谷的迴響。」這是以觀空性的方法來對待別人的批評、中傷。
瑜伽士師利多傑的一個弟子告訴他:「某某人在批評我們。」瑜伽士回答:「喀隆巴、涅舒巴、札巴,他們三個,不論別人怎麼說,就如同對土石說話一般,所以他們三個非常安樂。其他人,則耳朵太薄了,所以產生一些不愉快。」所以,我們耳根不要太軟,心要穩定,不要隨便聽人家講一二句是非,自己的心立刻動搖,七上八下、猶疑不決,自擾清淨、徒惹煩惱。
太過在意他人的讚嘆,自己的心老是隨著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像一片枯葉般隨風忽上忽下,自己的心永遠沒有安穩自在的時候。所以,要如阿底峽尊者所說的一般,不論批評、讚嘆都當作是『空谷迴響』,以平等心看待,如此一來,則任何的言語都無法傷害、控制我們。
佛子行三十七頌(16)後得時轉違緣為道用——4.譏毀轉為道用。
何者於眾集會中 揭吾隱私惡言向
於彼還生益友想 恭敬其是佛子行
轉違緣為道用的第四個修法是,面對『譏毀』的時候該如何行持。
頌詞中說:在大眾集會的場合當中,有人當眾誹謗、挖苦我們,說種種粗語,惡言相向。我們不但不以嗔恨的心態來揭露他的過失,而且還把他當作是一個具恩的善知識來看待,同時對他非常恭敬。這就是佛子菩薩將譏毀轉為道用所應該實踐的。
《入行論》中說:「有人毀謗我,所以對於他人的讚歎,我有什麼好歡喜的;有人讚歎我,所以對於他人的毀謗又有什麼好生氣的。」如同這個說法一般,一切都是相對的,有讚嘆就一定會有批評,連圓滿一切功德的佛陀都免不了被批評,更何況我們這些凡夫。所以,對於讚歎不應生起貪心,對於毀謗不應生起嗔心。
賢阿巴尊者說:「如果沒有傷害者,那要對誰修忍辱呢?所以別人傷害我們時,一定要把他當作是教導我們忍辱的上師一般,對他心生歡喜,並且以一種報恩的方式把自己當作弟子,不生起嗔恨。」
以上四個頌詞是,面對世間八風時該如何平等看待的方法。至於勝義上的平等,則如同《入行論》中所說:「一切法都是空性,空性中有什麼是可以獲得的?又有什麼是可以失去的?所以一切都是平等的。」
佛子行三十七頌(17) 難忍二法轉為道用——1.恩將仇報轉為道用
吾以如子護養人 彼若視我如怨仇
猶如母憐重病兒 倍悲憫是佛子行
接下來這兩個偈頌則針對一般人感到對最難忍的事情。首先是面對『恩將仇報』的時候該如何行持。
頌詞中說:我對待他人,不論在法上、財物上各方面,經常都如同對待親生兒子一般,非常愛護他、養育他;但他卻恩將仇報,以身、口、意三門對我作種種違害,視我如仇人一般。這個時候,我不僅不以嗔心回報,而且仍然如同一個母親憐愛重病的兒子一般。一個身患重病,瘋了的兒子,不論他對母親作了多麼嚴重的傷害,但是作母親的絕不會反擊傷害他,不僅不去傷害他,而且心裡仍然想著:希望我的兒子能夠速速脫離病苦,那有多好啊!對他加倍的慈愛。如同這個比喻一般,傷害我的人,因為被粗重的煩惱所控制,身心不得自在,所以才會對我作出種種顛倒無理的事情,希望他能速速遠離這些煩惱,那有多好啊!以這樣的心態來對待他,修慈悲心,這就是佛子菩薩將他人的顛倒危害轉為道用所應該實踐的。
《四百論》中提到:「母親特別憐愛生病的兒子;如同這樣,一切菩薩對於顛倒的人特別慈愛。」對於那些經常行善具有正知的人,菩薩也不需要特別關愛他們,大體上他們已經具備照顧自己的能力。但是對於那些惡性重大的人菩薩特別慈愛,因為他們迷失的很嚴重,所以特別需要菩薩以大悲引導。
阿底峽尊者說:「遇到特殊的忍辱對象時,不要說:『這件事太難忍了,我不要忍辱。』請不要這麼說。」也就是說,今生我們幫助別人,他非但沒有知恩圖報,相反的恩將仇報。我們要了知:那是因為我們前世也曾對他恩將仇報,這一世果報成熟,所以他也對我們恩將仇報。這是從因果的角度來說的。
恰嘎巴尊者說:「利益幫助他,回報以傷害;彼之傷害,仍報以修大悲。」在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修行人,不論別人給他多麼惡劣的待遇,他依然以最好的回報。
子行三十七頌(18) 難忍二法轉為道用——2.侮辱轉為道用。
與吾同等或下劣 雖懷傲慢屢欺凌
吾仍敬彼如上師 恆頂戴為佛子行
這個偈頌主要是說,面對能力與自己相同,甚至比自己差的人『侮辱』的時候該如何行持。一般說來,如果面對財勢、權利強大的人欺侮我們,迫於形勢比人強,所以此時忍辱並不難;但面對和自己能力差不多,甚至不如自己的人,要報復他不是什麼難事,這時候要安忍特別困難。
頌詞中說:一個人不論在種姓、人才、財產、智慧、功德、權力等方面和我差不多,甚至比我還要差,但是他非常傲慢的緣故,經常欺負我、侮辱我,作種種危害,我不僅不生氣,而且仍然把他當作上師一般,以三門恭敬頂戴他。這就是佛子菩薩將他人的侮辱轉為道用所應該實踐的。
從因果的角度來說,別人傷害我們,必然是過去生自己傷害他人的果報。所以現在能夠忍辱的話,則往昔所造的惡業也能清淨,也就是成就忍辱的因。所以要了知這個恩德特別大,以報恩的心態而不捨棄他們。對別人的傷害我們能夠安忍的話,則一忍泯恩仇,當下一切就結束了。實際上,他在消我們的業,是幫我們而非害我們。真理就是這樣的,但是我們凡夫的想法往往是顛倒的,所以無法接受,這就叫作愚癡。
任何時刻,對任何一個傷害者,如果自心生起要報復的念頭,或者從此以後我再也不利益他。生起這樣的念頭,如果不以懺悔對治,超過時間,則為捨棄眾生,犯了菩薩根本戒。
佛子行三十七頌(19) 富饒、衰微轉為道用——2.富饒轉為道用
美名四揚眾人敬 財物量等多聞天
然視世妙無實義 離憍慢是佛子行
這裡所謂的『富饒』,正好跟前面的『衰微』形成強烈對比,前面是最倒楣的事全讓你碰上了,這裡是最幸福美滿的事全集於你一身。對世間凡夫來說,這是再美不過的了;但對一個修行人來說,其障礙其實比遭遇逆境更可怕,如果不提起正念,一不小心就迷失在這些名聞利敬中。
頌詞中說:自己不論在種姓、才能、權力、財產、智慧、功德哪一方面都豐饒圓滿,而且盛名遍滿十方,又深得眾人的恭敬愛戴。獲得像多聞天王般的財物受用。但是了知:世間的一切豐饒圓滿都是有漏的、無常的,有如閃電一般一閃即逝;如草尖的露珠一般剎那消失;如水面的泡沫一般沒有真實的意義;又如同蛇皮一般終將捨棄。了知這一切都是不堅實的,沒有任何意義。遠離憍慢的心態,這就是佛子菩薩將富饒轉為道用所應該實踐的。
佛經中說:「不要生起『我是特別殊勝,我是非常重要的』這樣的心,因為這樣的傲慢是一切放逸的根本。」一起傲慢就開始放逸,忘失取捨因果的正念,這就是墮落的開始。寂天菩薩說:「因慢生傲者,將赴惡趣道。」傲慢的人很容易墮落惡趣,所以世間那些有權勢的總統、高官,有財勢的大富翁,未來的去向實在堪虞。要知道:沒有一個永恆的總統,沒有一個永恆的企業家,沒有……。
驕傲是一種自大的心理,貪愛是它的體性。貪愛什麼呢?對於自己引以為傲的事情深深貪愛,就像一個喝醉酒的人完全被酒迷醉,無法自拔,說得再淺白一點,就是「自我感覺特別良好」。也因為迷醉、放逸,所以一切煩惱隨之而起。
《入行論》中提到:「一位學者如果不懂得驕傲兩字的危害的話,最易產生嫉妒心。與自己平等者,怕他超越自己;比自己下劣者,則常欺負他。因此,首先要明白驕傲兩字的危害性。」驕傲的人自然不懂得謙和待人,不懂得虛心就教,所以驕傲障礙謙虛。尤其可怕的是,驕傲容易引起嫉妒,由此引生無盡的煩惱。對於勝過自己的人,不能心悅誠服地學習效仿,心裡老是想著如何超越他,用正當途徑無法勝出時,就會採取種種惡意中傷、批評毀謗、……等等下劣手段,企圖打壓他人;對於和自己平等的人,又充滿戒心,就怕他人超越自己,所以無法坦誠相待;對於不如自己的人,則根本不放在眼裡,老是欺負他、指使他,不懂得尊重。佛法強調一切眾生平等,甚至佛陀和眾生也是平等無別的。尤其在菩提心修法裡面,特別強調『自他平等』、『自輕他重』,所以驕傲心不除,菩提心是不可能生起的。
為了對治驕傲自滿,從今起把自己置於最低下卑微處,恭敬頂戴一切眾生,為眾生服務。
佛子行三十七頌(20) 二種煩惱轉為道用——1.嗔境轉為道用
倘若未伏內嗔敵 外敵雖伏旋增盛
故應速興慈悲軍 降服自心佛子行
接下來的兩個偈頌是,面對貪境、嗔境時該如何行持。
頌詞中說:所有敵人當中,最難調伏的就是自己心相續中嗔恨等等煩惱敵,如果能夠調伏自相續的嗔恨等煩惱,則如同將火熄滅,火焰等亦自然熄滅一般,外在的敵人自然就降服了。相反的,如果不能夠調伏自相續的嗔恨等煩惱敵,則外在傷害我的普通敵人,不論再怎麼降服,不僅不減少,而且不斷地增加。所以,要降伏外敵之前,首先降伏自己內在嗔恨的魔軍;而興起令親怨一切眾生具安樂的慈心,以及令親怨一切眾生離苦的悲心的慈悲大軍。最佳的典範就是釋迦牟尼佛,在成佛前面對千軍萬馬的魔軍是如何降伏的?佛陀安住在慈悲的禪定中,當魔王波旬率領的三千大千世界魔軍的利箭如雨般射出時,卻紛紛化為花雨墜落下來,無法傷害釋尊。為什麼呢?因為佛陀已經降伏了自己內在的敵人——嗔心。所以,內敵降伏了外敵自然降伏,否則外敵越降伏越多。意思就是,你降伏之後就和他們結了一個惡緣,最後冤親債主越來越多,什麼時候才能還清這些債物呢?因此降伏自己心相續中嗔恨等等的煩惱,這就是佛子菩薩將嗔恨轉為道用所應該實踐的。
《入行論》中說:「頑劣眾生如虛空。」這個意思就是說:世間惡性重大、剛強難化的眾生數不勝數,如果你要降服這些頑劣的眾生,那是永遠不可能窮盡,永遠不可能作到的。又說:「一個人哪裡需要用足夠的皮革遍覆整個大地,然後才能行走呢?只要用一小片皮革墊在自己的靴底,不就等同於遍覆整個大地了嗎?」同樣的,如果不能降伏自相續的嗔恨敵,則外在的敵人是永遠不可能盡除的。
《善說寶藏論》中也提到:「外面的敵人不可能滅盡,如果將自心調伏好了,則外面的一切敵人就能滅盡了。」所以只需要調伏一個自相續的敵人——嗔心,就等同調伏了外在的一切敵人。
一般而言,調伏心的方便法門很多,八萬四千法門都是調心的方法,但是在這裡強調修慈悲心,這兩個是大乘道的精髓,菩提心的根本。
阿底峽尊者也說:「內在的心如果調伏的話,則外在的敵人也無法傷害。」又說:「沒有慈悲心,不是菩薩。」
留言列表